狠狠躁高跟丝袜人妻-欧美专区另类专区在线视频-黄色大片国产精品久久-国产奶头好大揉着好爽视频

服務熱線

139-8889-9288

活動策劃新聞

怒江旅游:傈僳闊時在怒江 | 你知道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表達了什么嗎?

今天跟隨怒江旅游地接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怒江文化旅游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傈僳族“刀桿節”,也叫闊時節。

傈僳族“刀桿節”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魯掌鎮境內傈僳族及彝族最莊嚴圣神的民族傳統節日。“刀桿節”傈僳語稱“阿塔得”,意為“爬刀桿”。

“上刀桿”活動一般在農歷正月十五或二月初八舉行,主要包括點花、點刀、耍刀、迎花、設壇、祭刀桿、豎桿、祭龍、上刀、拆刀、下火海等步驟。

傈僳族“刀桿節”,相傳始于明代,是紀念一位對傈僳族重恩的古代漢族英雄。明代兵部尚書王驥受朝廷派遣,率兵馬到云南邊陲傈僳族居住地區部署軍民聯防,平息叛逆,收復被侵占的土地,在當地百姓的配合下,趕走了入侵的敵人。為了使邊境民富兵強,他帶領傈僳青年習武練勇。后來皇帝聽信讒言,毒死王驥。傈僳族人民把這位英雄獻身的忌日定為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刀桿節,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儀式,表達愿赴湯蹈火相報的感情。

“傈僳族刀桿節”再現了傈僳族翻山越嶺的生活經歷及攀藤負葛的艱苦卓絕精神。儼然已成為傈僳族的文化標簽,傈僳族群眾也被稱為“能上刀山、敢下火海”的民族,憑借口傳歷史與現實儀式實踐,將飲食、服飾、歌舞、樂器、祭祀……乃至家族、氏族、社區在內的綜合性傳統文化。
2006年6月“傈僳族刀桿節”被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滇公網安備 53070202001087號